“春景秋色”扮靓上海
发布者:骆会欣 发布日期:2007-07-06 点击次数:854016
上海市自2004年实施“春景秋色”工程以来,城市绿化步入向质量型和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一批独具特色的绿化新景点相继建成:青松公路林带,排排银杏绘出绚丽秋景;卢湾白玉兰绿地,各品种木兰科植物营造出春花美景;闵行体育公园千米花道,海棠、日本早樱等观花灌木缤纷夺目。更有200多种色叶、观花乔灌木被大量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上海绿化植物品种,使该市植物景观从层次结构、色彩搭配、季相变换等方面都得以显著提升。上海人是如何借助“春景秋色”示范工程,让春花秋色一步步融入城市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绿化转型促工程“出世”
2004年,上海市成功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新上任的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局长冯经明,请来部分专家学者为上海今后的城市绿化献计献策。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取得共识:国家园林城市的建成,的确使上海绿化在量的积累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质量和内涵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使上海绿化走向深入,就要转向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主的绿化模式,并确定通过实施“春景秋色”示范工程实现这一转变。
提起“春景秋色”示范工程,上海园林科研所原所长钱又宇功不可没。他率先提出“春景秋色”的概念,并身体力行开展色叶乔木、花灌木的引种工作。钱又宇告诉记者,“春景秋色”即春季繁花、秋季色叶、夏荫浓绿、冬阳落地、四季变化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是基于上海四季分明的地带性气候特征及鲜明的地域性提出的目标。目标一经确定,上海园林界就有了奔头。如今,“春景秋色”示范工程在上海各区县展开,配套的规划、引种工作也相继开展。截至目前,共建设示范点72块,应用色叶、观花乔灌木品种204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各方出力为工程护航
“春景秋色”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缘于上海园林界各方积极配合,其中政府引导作用更是关键。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上海绿化管理局的工作不仅包括宣传动员和监督实施,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指导。2005年,该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城市绿化“春景秋色”示范工程实施框架(2004—2009)》;今年4月,根据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上海市绿化管理局“春景秋色”示范工程建设导则(试行)》、《上海市“春景秋色”示范工程规划》、《“春景秋色”示范工程推荐应用植物品种》以及《上海市绿化管理局“春景秋色”示范工程项目资金补贴意见(试行)》及时跟进,从规划到建设,以及资金落实方面都适时给予了指导和支持。
作为科研部门,承担的则是技术攻关任务。在实施“春景秋色”示范工程中,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引种推广色叶乔木、花灌木方面成绩突出,成功引进的1万多株行道树为上海营造绚烂秋景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他们还在近几年兴建的一大批缺乏秋景植物的大型公共绿地内增加了秋季应景植物比例,让“秋景”更普及。
身为“春景秋色”示范点,则要在规范建设、突出景观特色、提高园艺技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意义。以闵行区体育公园为例,2006年该公园以花期相近的海棠、日本早樱等观花灌木营造了一条千米花道,此举不仅在植物应用方面特色鲜明,观赏主题也更加明确。今年,该公园又营造了一座芳香植物主题园,从关爱游客健康、促进游客身体康复方面使公园功能更加完备。
园林绿化相关企业是实施“春景秋色”建设的生力军。以上海上房园艺为例,该公司不仅为示范工程提供了众多新优植物材料,还借助该工程推广科学的植物配置理念。在工程示范点之一的上海延中绿地药草园内,该公司以药草类宿根花卉营造花境,不仅丰富了延中绿地景观,更赋予了这块绿地以文化内涵,增加了科普功能。
植物选择保工程质量
科学合理的植物选择是体现“春景秋色”的重要环节,为此,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观花乔木、花灌木、观果类、观干类、观赏草以及地被植物等,经过合理配置出现在绿地中。上海园林科研单位根据植物适生性与景观表现,以及苗源情况,特别编制了《2007年上海市“春景秋色”工程重点推荐应用植物品种名录》,其中包括美国复叶槭、建始槭、红花槭、杂种元宝槭等30个品种,并对这些植物的种源地、可供数量和规格、生物学特性以及种植养护要点做了详尽说明。这些植物无论在景观效果,还是抗性方面都表现出色。
据悉,上海市相关种苗生产单位已做好苗木供应准备工作,以满足相关设计、技术、管理部门工作需要。
--来源:【中国花卉报】